>  资讯中心  >苏州房小琪>  正文

手机看新闻

苏州桥梁隧道地名整治:传承历史与创新并行的文化实践-k8凯发天生赢家

苏州房小琪2025-03-07 23:34:54来自北京市

苏州市住建局通过深入挖掘历史与文化,成功整治了吴中区和吴江区的不规范桥隧地名。通过移用老地名、规范地名用字及推进系列化地名,不仅保留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也为新城区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功能定位和文化导向。

苏州市住建局近期在吴中区和吴江区开展了一系列桥梁隧道不规范地名的清理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项工作不仅强化了市政桥梁隧道地名的管理,还深入挖掘了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城市的文化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

移用老地名,赓续吴地历史文化

苏州,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其地名不仅仅是地理标识,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在这次整治工作中,苏州市住建局特别注重老地名的移用与活化。例如,吴中城南片区的朱家上桥、盛庄里桥等新名称,不仅延续了老地名的历史,也保存了当地居民的乡愁情感。这种做法不仅满足了新城区路桥地名快速增长的刚性需求,同时也向世人传递了实体背后浓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建设系列化地名,擘画新城发展特色

在吴江太湖新城的建设中,苏州市住建局采用了系列化地名的策略,选取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的花木名称作为区域内桥梁专名,如枫香桥、木莲桥等,这些地名不仅彰显了太湖新城的优美环境,也方便了城市区域不同的功能定位,有利于城市的规划和管理。

有效规范地名用字,持续推进地名标准化

地名用字的标准化是地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苏州市住建局在此次整治工作中,规范了多处地名里的错字、白字,并局部尝试恢复了地名本字。例如,横泾街道的东林渡桥梁恢复了其历史本名“菱渎村桥”,使现实与历史得以衔接,让游客在暖村休闲度假时也能更好地了解、触摸林渡的历史。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苏州市住建局不仅成功命名、更正了870余条桥隧地名,还盘活了一批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老地名。我们相信,这些富有吴地特色的桥隧地名将更好地展现一个传统与创新兼容并蓄的古城苏州。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还可以输入200

‖ ‖ ‖ ‖
bd   
c  qt
 fjsw
 gn  
    x
 h  z
‖ ‖ ‖ ‖ ‖
k8凯发天生赢家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k8凯发天生赢家的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
网站地图